AI制藥,以醫藥大數據為基礎,將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及生成模型等)技術應用到制藥領域各環節,不僅能使新藥研發過程提質增效,還能減少臨床失敗率,降低研發成本。近年來,AI制藥發展迅速。據統計,目前全球AI制藥企業多達700家,是未來潛力掘金賽道。有分析師預測,全球AI制藥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29.94億美元。
在國內,政策加持助力AI制藥進程不斷提速。根據《“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中國將積極探索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研發領域的應用,通過對生物學數據挖掘分析、模擬計算,提升新靶點和新藥物的發現效率。截至2023年11月,中國AI制藥公司已經超過90家,預計2024年中國AI制藥市場規模將達5.62億元。長三角和北京是國內AI制藥主要陣地。這些AI制藥企業的管線,約有255款AI輔助的藥物在研,主要的細分領域是小分子藥物、大分子技術服務和藥物。
與此同時,AI技術滲透到創新醫藥研發的各個領域,包括早期藥物開發、數據處理、臨床開發、端到端藥物開發、臨床前發展及藥物再利用。其中,AI在早期藥物開發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傳統的藥物靶點識別、藥物篩選、分子合成等領域。國內AI制藥呈現三種商業模式:SaaS,AI+CRO,AI+Biotech。
AI不僅是新藥研發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強國內基礎研究效能的試煉石。AI將如何填補國內基礎研究短板,幫助未滿足需求開發?目前AI應用于新藥研發各領域的進展幾何?2024年3月21日,智藥研習社《生物制藥新銳說》欄目有幸邀請到活躍在該領域的互聯網頭部企業、AI制藥初創企業及科研院所專家,共同探討國內AI制藥的創新格局。歡迎大家共同參與!
識別下方二維碼
回復“新銳說”
報名參與本次直播
*以上信息整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獵藥人俱樂部、智藥局、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
直播欄目:《生物制藥新銳說》
直播主題:AI助力新藥研發與基礎研究
特邀嘉賓
• 陸曉杰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研究員
• 黃靜琳 騰邁醫藥 Chief of Staff兼高級戰略總監
• 李瑛穎 燧坤智能 商務副總裁,中科院博士
圓桌議題
1、國內基礎研究短板與未滿足需求開發路徑
2、AI應用于新藥研發各領域進展
3、如何解圍AI智藥從臨床到商業化面臨哪些困境?
4、2024 AI制藥創新格局突破點,藥企應如何合作?
嘉賓簡介
陸曉杰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研究員
陸曉杰博士2010年底加入美國葛蘭素史克(GSK)任研究員, 專門從事核酸編碼化合物庫的技術開發研究,2016年入選了葛蘭素史克Associate Fellow。2017年7月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計劃并加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任研究員, 課題組長。陸曉杰課題組將核酸編碼化合庫篩選技術和其他藥物開發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和蛋白降解技術結合起來設計和合成針對特定靶點的核酸編碼集中庫來加快小分子和環肽藥物的開發。
黃靜琳
騰邁醫藥 Chief of Staff兼高級戰略總監
黃靜琳博士現任 TandemAI Chief of Staff 兼高級戰略總監。她曾任職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 & Company),致力于協助美國和亞洲區域的醫藥、醫療器械、和高科技領域的本土和跨國企業,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新業務新產品、提升運營管理、落地數字化轉型,并協助進行新公司孵化、并購與合作。在加入麥肯錫之前,她曾在安進公司和哈佛創新實驗室擔任過多個職位。黃靜琳擁有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博士學位。
李瑛穎
燧坤智能商務副總裁,海外碩士,中科院博士
李瑛穎,燧坤智能商務副總裁,海外碩士,中科院博士。歷任深度智耀,中以海德首席科學家,深耕于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領域。至今發表SCI論文16篇,英文專著2章,其中包括先進材料、美國化學會志、ACS納米等。授權專利數十項、在申6項。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國外和國內媒體等亮點報道。
報名方式
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直播小助手
回復“新銳說”
報名參與本次直播
報名/合作咨詢:
17317575983(周女士)
xingtong.zhou@imsinoexpo.com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